說到基坑邊坡監測,現階段,我國對基坑邊坡監測怎么規定?基本概況如何?以下是小編梳理相關基坑邊坡監測相關內容,基本情況如下:
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,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、加固與保護措施。
小編梳理相關資料,
基坑邊坡監測內容包括:
基坑支護監測的對象是圍護結構自身、周邊建筑物和構筑物,應在施工中采取的監測點的布置范圍為基坑邊坡開挖的影響區域,按略大于二倍的基坑深度考慮,同時考慮到監測對象的特定情況(重要性、距離遠近、構造情況和基礎形式等)。在基坑邊坡周邊每20~25m、基坑陽角應設立一個沉降、位移監測點,為利于工程施工完畢后分清路面破損形成的過程和責任,必須在工程正式開工前對路面現狀進行詳細調查,并對道路的現狀(材質、平整度、表面特征、破損及開裂)情況進行拍照、描述歸檔,以便于今后的對比分析,并定期跟蹤巡視視察,若出現較大變化時及時將情況上報有關各方。
基坑邊坡監測相關延伸:
基坑工程勘察應注意的問題
1、勘察范圍:開挖邊界外按開挖深度的1~2倍范圍內布置勘探點,對于軟土,勘察范圍宜擴大。
2、勘探深度:應根據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要求確定,不宜小于2.5~3.0倍開挖深度,軟土地區應穿越軟土層。如遇穩定的中等風化巖或微風化巖時可適當減少鉆孔深度,鉆孔深度入中風化巖不應小于3m或入微風化巖不應小于1m。
3、勘探點間距:應視地質條件而定,可在15~30m內選擇,地層變化較大時,應增加勘探點。
4、地下水:水位及其變化;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。
5、巖土性能指標:常規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和抗剪強度指標。
6、周邊環境包括:開挖邊界外開挖深度的3倍范圍內的建(構)筑物、道路和管線分布現狀與性能。